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站:聊聊官網建設那些事兒
時間:2025-04-20 08:00:01
說來你可能不信,我上周遇到個開烘焙工作室的朋友,產品在朋友圈賣得風生水起,問起官網卻直擺手:"小本生意搞那個干啥?"結果第二天就遇到連鎖超市的采購經理要資質文件,對方習慣性先搜企業官網確認正規性——得,眼看到手的訂單飛了。這事兒讓我想起五年前自己創業時,也是在工商注冊完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找人做網站,現在回頭看啊,企業官網早就不只是"網絡名片"那么簡單了。
咱們先掰扯個最普遍的誤解。很多人覺得官網就是個電子版宣傳冊,放個公司簡介、產品圖冊就完事。去年幫某家做智能家居的客戶做診斷,打開他們官網我差點笑出聲——首頁大圖還是2016年拍的辦公室全景,團隊介紹里離職兩年的CTO赫然在列。這種"僵尸網站"還不如沒有,你說潛在客戶點進來,是會覺得這家公司快倒閉了,還是根本不在乎用戶體驗?
真正的好官網得像個24小時營業的智能展廳。我特別欣賞某個做環保建材的案例:首頁實時滾動顯示當日碳減排數據,產品頁嵌入VR樣板間,連"聯系我們"按鈕都做成動態懸浮氣泡。最絕的是詢價系統,客戶勾選完參數直接生成三維效果圖和預算單,轉化率比傳統表單高了整整三倍。
說到具體建設過程,這些年見過的翻車現場可太多了。有個做母嬰用品的客戶,非要學某大牌搞全屏視差滾動,結果用戶打開頁面要加載半分鐘——寶媽們誰有這耐心?還有個更離譜的,花了二十萬做炫酷特效,最后發現手機端根本打不開核心功能。
這里分享三條血淚經驗:首先,響應式設計不是可選項是必選項。去年雙十一期間,某家我們服務的企業78%訂單來自手機端,要是當初貪便宜沒做移動適配,這錢不就打水漂了?其次,內容管理系統(CMS)千萬別選小眾的。見過用冷門系統建站的客戶,三年后想改個banner圖都找不到原團隊,最后只能重做。第三,SEO不是建完站才考慮的。有家做工業軸承的,產品頁關鍵詞布局堪比教科書,投產半年自然搜索流量就超過行業老牌企業。
很多人不知道,官網其實是個超級數據采集器。我們給某餐飲品牌做的會員系統,官網注冊用戶比小程序多出40%——因為商務宴請的客戶更習慣PC端操作。還有個意想不到的功能是人才招聘,現在90后求職者第一步都是搜企業官網看文化氛圍,某互聯網公司甚至把招聘頁訪問時長納入了HR考核指標。
說到這不得不提個騷操作。有家做智能鎖的,在官網放了套"防盜等級測試"小游戲,用戶玩完自動生成家庭安防報告,順帶推薦匹配產品。既收集了客戶住房信息,又完成了產品教育,這波操作我給滿分。
見過太多企業把官網當一次性工程,上線后就像考完試的教科書似的束之高閣。其實官網最值錢的是迭代價值,比如我們監測到某客戶官網的跳出率突然飆升,排查發現是某競品發布了新品——立刻調整產品頁話術后,當月詢盤量反而逆勢增長15%。
建議至少每季度做次"體檢":404頁面有沒有設置引導?表單提交成功率如何?熱門產品是不是藏在三級目錄?有個做戶外裝備的客戶,把"夏季爆款"從深目錄提到首頁輪播圖,轉化率直接翻番。還有個細節,現在谷歌算法特別喜歡"新鮮內容",保持博客專欄更新的企業,自然排名普遍比競爭對手高20%左右。
說到底啊,官網建設就像裝修房子,有人覺得刷個墻就算完事,有人卻琢磨怎么把每個轉角都變成體驗觸點。下次再遇到說"官網沒用"的朋友,我準備給他看組數據:我們跟蹤的成長型企業里,官網用戶人均創造的價值是社媒粉絲的6.8倍——這哪是成本,分明是臺印鈔機啊!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