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塊敲門磚
時間:2025-04-03 10:00:01
前兩天遇到個老同學,他剛創業做外貿,興沖沖地問我:"你說我這公司是不是得先搞個門面?"我正想推薦寫字樓呢,結果他下一句是:"我說的是網站!"
這話可太有意思了?,F在做生意啊,線下門臉還真不如線上門面重要。不信你想想,客戶要找你合作,第一反應是不是先百度一下?要是連個正經網站都沒有,人家心里肯定犯嘀咕:這公司靠譜嗎?
記得五年前幫親戚打理小店,當時覺得有微信就夠了。結果有次接了個大單,對方負責人委婉地問:"能發個公司官網鏈接給我們備案嗎?"最后眼睜睜看著訂單飛去了競品那兒——人家有全套線上展示系統。
現在連街角賣煎餅的大爺都掛上了掃碼點單頁面,企業網站早從"加分項"變成了"必答題"。特別是B端業務,官網就相當于24小時營業的電子名片、產品手冊和接待處三合一。
說到建站,我可太有發言權了。第一次找外包做網站,對方張口就是"高端定制",結果做出來的頁面活像十年前的老古董。最絕的是聯系我們頁面,留的居然是設計師自己的QQ號!
后來才明白,企業建站要抓住三個核心:
1. 別貪便宜用模板 見過太多企業為省幾千塊,直接套用免費模板。結果打開全是"Lorem ipsum"的占位文字,產品圖片模糊得像打了馬賽克。這種網站還不如不做——客戶看了直接懷疑是皮包公司。
2. 移動端比PC端更重要 去年幫朋友看后臺數據,好家伙,78%的訪問來自手機。但他們的網站手機端打開,產品圖片全擠成俄羅斯方塊?,F在人都是碎片化瀏覽,手機體驗差等于直接把客戶趕跑。
3. 后臺要像開電視一樣簡單 遇到過最離譜的案例:企業花大錢做的網站,更新內容居然要聯系原工程師。這就好比買個電視還要廠家派人來換臺,純屬給自己找罪受。
好的企業網站應該像活體廣告牌。有次去客戶那考察,正巧看到他們市場部小姑娘在后臺更新案例。三分鐘就上傳了新項目,還自動推送到社交媒體。這種能"自主呼吸"的網站,才是真的省錢省力。
現在流行"生長型網站"概念:先搭好基礎框架,后期像拼樂高一樣隨時添加新功能。比如剛開始可能只需要展示頁面,半年后要加在線咨詢,再過段時間要整合ERP系統——好的架構都能支持。
建站行業最擅長創造新名詞,什么"元宇宙官網"、"區塊鏈認證"。有次聽銷售吹"采用量子計算技術",我差點笑出聲——不就是個企業展示站嗎?
其實中小企業只需要關注: - 打開速度別超過3秒(客戶耐心只有這么多) - 導航別玩迷宮游戲(三次點擊找不到聯系方式的都該重做) - 內容要像和人聊天(別整屏都是"賦能"、"閉環"這類黑話)
很多人覺得建站是純支出,但換個角度想: - 一個銷售員年薪少說10萬,而網站能7×24小時接詢盤 - 印刷畫冊改次版式就廢了,網站內容隨時可調 - 線下展會攤位數萬起步,官網卻能輻射全球客戶
上周那個做外貿的同學告訴我,網站上線兩周就收到個非洲詢盤。雖然最后沒成單,但他說了句大實話:"有了網站,至少讓人覺得我們是正經做生意的。"
你看,在這個掃碼比名片好使的年代,企業網站早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經營思維的分水嶺了。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