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線上門面怎么搭?這份建站避坑指南請收好
時間:2025-09-07 15:00:01
說實話,十年前我第一次幫朋友公司做網站時,簡直像在玩掃雷。那時候隨便套個模板,放幾張產品圖,掛個聯系方式就敢叫"企業官網"。結果你猜怎么著?半年后百度收錄還是個位數,客戶咨詢電話比北極熊還罕見。現在想想真是汗顏啊...
最近遇到個挺有意思的客戶,上來就說:"我要那種打開會嘩啦啦掉金幣特效的首頁!"我當場差點把咖啡噴在鍵盤上。兄弟,咱們是做工業軸承的,不是線上賭場好嗎?
企業網站最忌諱的就是"別人有我也要有"的跟風心態。見過太多企業把官網做成功能大雜燴:直播帶貨、社區論壇、在線課堂全往里塞,最后像個臃腫的俄羅斯套娃。其實啊,網站就像西裝,定制裁縫永遠比成衣店靠譜。
三個靈魂拷問先搞清楚: - 客戶最常找你解決什么問題?(比如機械廠可能是"型號參數查詢") - 同行做得最爛的部分是什么?(可能是客服響應慢) - 員工最怕接什么類型的咨詢電話?(比如總被問"廠址怎么走")
把這些痛點變成網站的核心功能,比堆砌十個華而不實的特效都有用。
上周去樓下便利店買水,看見老板舉著手機罵街:"這破網站下單按鈕怎么點不動!"伸頭一看,整個頁面在手機上擠得像被門夾過的三明治。各位老板啊,現在超過70%的流量都來自手機,電腦版做得再漂亮,移動端體驗差照樣留不住人。
移動端必須死磕的細節: - 字體放大到奶奶也能看清(建議正文至少16px) - 按鈕間距要夠"肥手指友好"(別學某銀行APP把登錄鍵做得像針尖) - 加載速度超過3秒?客戶早跑去隔壁對手那了
有個做農產品批發的客戶很有意思,他們在產品詳情頁加了"一鍵計算運費"功能,就這么個小改動,線上訂單直接漲了40%。有時候決勝點就在這些癢處。
經常看到這樣的企業新聞:"XX公司召開2023年度第三次工作會議",配圖是主席臺上五六個領導正襟危坐。這種內容放官網上,除了工商局年檢時可能有人看,普通客戶根本懶得點開。
內容創作要記住"三要三不要": ? 要說人話(把"賦能生態閉環"換成"幫您多賺錢") ? 要講故事("老客戶王師傅用我們設備省了20%電費") ? 要留鉤子(文末加個"點擊獲取同款方案") ? 不要自嗨(少放領獎照片多放客戶案例) ? 不要做復讀機(參數表旁邊記得加應用場景) ? 不要當貔貅(適當放出免費資料換取聯系方式)
有個做實驗室儀器的客戶,把枯燥的產品說明書改成了"新手研究員避坑指南",PDF下載量直接翻了五倍,還收獲了不少精準詢盤。
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某公司花八萬做的網站,兩年后才發現聯系表單早就失效了——技術小哥離職時根本沒交接。企業網站就像盆栽,定期澆水修剪才能活得好。
建議做好這些日常維護: - 每月檢查死鏈(可以用免費工具掃描) - 每季度更新案例(新客戶簽約就趕緊加上去) - 半年優化次關鍵詞(看看行業熱搜詞變沒變) - 每年做次大體檢(服務器、SSL證書、加載速度)
其實現在很多建站平臺都有可視化后臺,老板自己就能更新產品圖。上次教個60后客戶用后臺,人家兩小時就學會了上傳視頻,還得意地群發給股東看。
做了上百個企業網站后我發現,真正的好網站都有個共同點——它們會說話。不是機械地展示信息,而是像最懂業務的銷售經理,隨時準備解答訪客的每個疑問。
下次你看到自己網站時,不妨假裝是個著急的客戶:三秒內能找到售后電話嗎?產品對比夠直觀嗎?常見問題有沒有傻瓜式解答?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,恭喜你,這個數字門面已經贏過80%的同行了。
(對了,最近發現有些企業開始在網站里藏小彩蛋,比如輸入特定密碼解鎖優惠券。這種小心機還挺拉好感的,不過千萬別學某奶茶品牌把折扣碼設置成"老板最帥"啊...)
微信掃碼咨詢